绩效考核体系八大缺陷之三
3、绩效考核指标选择不恰当,绩效考核没有体现战略导向
实现绩效管理的战略导向,保证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是绩效管理的重要方面。绩效管理不能实现战略导向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绩效考核指标选择太多或互相矛盾,体现不出绩效考核导向;第二种情况就是绩效考核导向错误或者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有问题,员工和部门的行为并没有按着组织期望的行为去发展。
表1是某省公司对市级公司年度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业绩考核指标。涉及指标共8项,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很多指标相关性非常大,比如净资产收益率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基本是一样的,因为这是个国有独资企业,企业净资产概念和所有者权益概念完全一致,总资产贡献率、净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相关性也非常大,因此总的来说,涉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考核指标比较混乱,战略导向不是非常清晰。
该市公司组织有关部门和县(区)局(公司)多次讨论发现,如果卖掉办公房产而租用,那么经营业绩考核得分会大幅提高。总资产贡献率、固定资产收益率总计占有25%权重,如果把办公房产卖掉改为租用,这两个指标得分会大幅提高,我想卖掉办公房产改为租用应该不是省公司期望的行为吧。因此看似非常科学完美的考核指标还是值得商榷的。
表1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业绩考核指标评分明细表
考核指标 |
权重 |
基本分 |
评价标准 |
总资产贡献率 |
10% |
8 |
本企业今年指标与去年相比或与去年全省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每增长1%加0.03分,最多加2分,每减少1%扣0.03分,最多扣2分,取两者中较高的分值,再与基本分相加后乘以资产规模系数确定总得分。 |
净资产收益率 |
10% |
8 |
本企业今年指标与去年相比或与去年全省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每增长1%加0.03分,最多加2分,每减少1%扣0.03分,最多扣2分,取两者中较高的分值,再与基本分相加后乘以资产规模系数确定总得分。 |
对外投资收益率(对多元化投资) |
5% |
4 |
本企业今年指标与去年相比或与去年全省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每增长1%加0.01分,最多加2分,每减少1%扣0.01分,最多扣2分,取两者中较高的分值,再与基本分相加后确定总得分。 |
固定资产收益率 |
15% |
12 |
本企业今年指标与去年相比或与去年全省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每增长1%加0.02分,最多加2分,每减少1%扣0.02分,最多扣2分,取两者中较高的分值,再与基本分相加后确定总得分。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15% |
12 |
本企业今年指标与去年相比或与去年全省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每增长1%加0.03分,最多加3分,每减少1%扣0.03分,最多扣3分,取两者中较高的分值,再与基本分相加后确定总得分。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10% |
8 |
本企业今年指标与去年相比或与去年全省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每增长1%加0.03分,最多加2分,每减少1%扣0.03分,最多扣2分,取两者中较高的分值,再与基本分相加后确定总得分。 |
不良资产比率 |
20% |
16 |
本企业今年指标与去年相比或与去年全省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每增长1%加0.03分,最多加4分,每减少1%扣0.03分,最多扣4分,取两者中较高的分值,再与基本分相加后确定总得分。 |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
15% |
12 |
本企业今年指标与去年相比或与去年全省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每增长1%加0.02分,最多加3分,每减少1%扣0.02分,最多扣3分,取两者中较高的分值,再与基本分相加后确定总得分。 |
以下是对各个指标的解释:
1、总资产贡献率=(利税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2、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3、对外投资收益率=长期投资收益÷长期投资净额×100%
4、固定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净值×100%
5、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用总额)×100%
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100%
7、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100%
8、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本文内容摘自赵国军著《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绩效考核体系八大缺陷之二
下一篇:绩效考核体系八大缺陷之四(1)
返回列表